Jerome's 书库书单
本页面用于更新书库的书单,最上面的是最新更新的图书。
The secret of secret
丹布朗的新小说,应该是把大家的胃口掉比较高。我忍住没看双语版,看了10几章原版,心里不停的说:就这。
看了下豆瓣的评价,跟我感觉差不多。经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文的洗礼,丹布朗这种强行往真实上靠的脑洞阴谋悬疑小说,很难打动观众了。
想当年的《达芬奇密码》,扯了一本书的圣杯,到最后原来是说耶稣真真假假的血脉;一堆神神秘秘的组织,什么共济会,郇山隐修会,不是行业协会就是恶作剧组织;别说是子虚乌有的耶稣血脉了,真的耶稣血脉又怎样呢?还要搞血统论吗?
本书一开始又来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本书中所有提及的组织,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妈的,不就是CIA和兰登书屋吗,装什么神弄什么鬼?
达芬奇密码火了之后,法国和卢浮宫很是火了一阵,还有人专门组织达芬奇密码之旅;丹布朗带货能力一流;这次会不会带火布拉格四季酒店呢?
一次系统性的展示现代监控系统“能力”的小说,怪不得宿敌中反派特工都是用nokia
投资的常识
这本书已经看完,并有了阅读笔记:阅读笔记-投资的常识 | Jerome’s Blog
是一本投资的入门读物。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只谈投资,不谈投机。虽然投机也可以参考部分内容。
一个年轻人,没有什么积蓄,其实没法说去投资,想快速增长财富,除了打工之外,只能去投机。
投资很难,投机比投资可能更难。破解市场运行的底层原则,寻找一条狭窄崎岖但是可行的道路,需要无比的勇气、耐心和计算。
进化心理学
最近二刷了,顺便也在写阅读笔记。本书在很多方面都有收获,但是感觉作者重点还是在两性的心理上。(因为面临的困难不同,进化了不同的心理偏好)
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在两性关系上可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伊斯特利:威权政治
还是@Jason不跪推荐的。
本书认为,造成贫困的真正原因,是国家拥有不受约束的权力,而穷苦百姓毫无权利可言。
总算给自己的贫穷找到理由了。(呵呵)
之前看过稀缺这本书,确实,穷人因为缺少各种资源(尤其是时间资源),导致总是沦为各种政策的牺牲品,即使这种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帮助穷人。
日本NHK 老后破产
还是@Jason不跪推荐的。他推荐的书太多了,看起来都不错。就是恐怕要费很大的神了。推荐语是:“日本给出的教训是——部分年轻一代获得没有现金流回报的负债型遗产(房地产)很苦恼,因为还需要支付持有成本”。看来要在有生之年给娃把债还完才好啊。这本书暂时不读了,但是未来也要看下,给老年的自己做个打算(没准就能活到老年呢)。
弗洛姆: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公众号“不跪的世界”在文章“银行不打价格战”的背后 的中推荐,作者是在谈到宏观货币新增是给需求侧还是生产侧的时候提及这本书的,作者建议是给老百姓发钱,但是高层心态不是这样的,这里面的博弈心理分析,作者推荐看这本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这本书豆瓣评分9.3,Zlib上的epub都是不全的,只好下了pdf扫描版本的。Zlib上有评论说有的版本有删减,这个刘林海翻译的版本是比较好的。
豆瓣上有两条本书的评价:
- (本书)是影响现代人精神生活最深远的社会心理学名著
- 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2 以及张宏杰的其他著作
@Jason不跪 在文章:推荐两本书 中推荐的。印象之前看过张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和《乾隆》两本,但是当时都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现在似乎完全忘掉了。这里面@Jason不跪特意画出了官僚系统为什么会不断扩张? 的解释,蛮有意思的,这本书一定要看一下。
奥尔森:国家的兴衰
@Jason不跪 在文章 推荐两本书 中的推荐,推荐的标题是时间越长,特殊利益集团越多越顽固,这本书讲了一般教科书不敢讲的内容。例如为什么贵族坚持内部联姻?这背后是有经济原因的。例如在美国,一个州成立的时间越长,它积累的特殊利益集团的时间越长,其增长率越慢。 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纳提科:我可能错了
朋友提起的,作者说他的”超能力是不相信自己的任何一个念头“。这些年念头太多了,需要想办法消灭一些。作者是去泰国寺庙修了10几年,这可能是本讲禅修的书,跟《练习的心态》这些可能是同一类型。最近要看的书太多了,有空再看把。
斯蒂芬:黄仁勋 英伟达之芯
这本书是2024年12月才出版的,Jensen黄现在是当红炸子鸡呀。201x年的时候乔布斯传、前年的马斯克传,最近这本黄仁勋传,有时间三本一起看看应该有很多感触。朋友说今天@2025年01月15日黄正好在深圳参加NV的年会,我叫他买一本去找Jensen签个名。据说这本书写的很好,一定抽时间看看。
顾诚:南明史
朋友让推荐讲南明的历史书,如果只推荐一本,那就这一本了。这本写过阅读笔记,参考:阅读笔记:南明史 | Jerome’s Blog
新潮:狼商
这本小说描写华为和中兴的商战。作者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在书中加入了很多感情戏。通过本书可以了解一下早期华为扩张基层是怎么玩儿的。本书写的比《输赢》、《圈子》更露骨一些,也更贴近真实的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