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安卓用户自白书

某千万大V网红被封了,对其本人关注的很少,这次他被封,才发现他的赛道已经转换到苹果用户vs安卓用户了,非常不幸,我是一个标准的安卓用户,还是老旧安卓用户,实在是大V说的”底层中的底层“。

社会等级攀比的心理学原理

最近在看巴斯的《进化心理学》,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经济资源”和“社会地位”,是女性在择偶过程中的,对男性所能提供的子代养育资源的重要线索。消费主义下,品牌拼命的暗示这两点(还有其他),以激励其潜在用户购买,但微妙的是,品牌不能明示,其他人挑明这点后,还会对品牌造成伤害,需要打压。

当年黑莓入华的时候,拼命宣传奥巴马喜欢用黑莓手机,表面是宣传安全,更多是暗示这是上层使用的产品,跟很多品牌打着皇家御用的招牌一样。正如《格调》所说,中产阶级总是喜欢模仿上层阶级。

这背后的原因,《进化心理学》说的非常清楚了,高社会等级是拥有更多资源的“线索”,女性通过这样的择偶偏好,来为后代争取更多的生存资源;男性这方面的偏好弱一些,但不是没有。

以上并不涉及道德评判,只是有证据和逻辑支撑的科学假设。缺乏这种择偶偏好的心理机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缺少生存资源,保留下来的概率远小于有这种偏好的机制。因此,正常人心理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意识,即使一个崇尚平等的人,潜意识中也会有这样的偏好。大众营销和一些骗局(杀猪盘、拆白党),都喜欢利用这一点。

不得不说,高人一等的心理体验确实很好,这恐怕也是人类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不过,过分沉迷于社会阶梯的攀爬和维持,也容易带来很多心理问题,这方面的度,要好好把握。乃至于像大V这样刚爬的高一点,就对同阶级的兄弟猛踩,则不免人神共愤了。

暗示的艺术

最近在短视频上刷到Friends中莫妮卡第一次见乔伊(Joey),莫妮卡显然对Joey有意思,但Joey迅速脱光所制造的尴尬,让这一丝情愫迅速的消逝了。(居然还有这个场景,以前真没在意,完全不记得(也可能没看过这集))

各地文化中,似乎都不喜欢太过直白,甚至将直白低级画了等号。

这可能也是进化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直白容易冒犯,造成冲突;暗示则有转圜的余地。

某网红直白的喊出苹果用户高人一等,安卓用户是底层,显然揭开了这层遮羞布,制造了剧烈的冲突,即使是很多潜意识中有这层意思的苹果用户,也会排斥这种赤裸裸的阶层宣告;当然,也有不少不懂暗示艺术的用户,成为网红的核心拥趸,视其为自己的”嘴替“,享受那份”高人一等“的感觉。

流量密码

写了一阵子博客,流量少的可怜,显然我并没有拿到”流量密码“。

某网红显然是找到了,还不止一次。

这个密码早几年,或许还能赚的盆满钵满,全身而退,但显然大环境变了。而政治上不可靠的该网红,就被推动环境改变的力量拿来祭旗。

刻意挑逗群体对立这个赛道,早点关了吧。

苹果好还是安卓好

看个人,看所处的环境。

苹果早已从创新先锋的青年,进化到了稳重可靠的中年。并且依然在视频领域占据头把交椅(摄影方面已经不是了)

苹果虽然价格较贵,但是能用好多年,平均下来价格还好;还有人每年换新,旧机卖掉,算下来比玩安卓手机的时候可能还要更省钱。软件生态好,硬件质量好,安全性好,用户体验好,如果你用手机只是当工具用,图省事儿,苹果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我为什么用安卓呢?主要还是贫穷,好多年不折腾手机了,mate20钉子户,够用,哈哈。在我的使用场景中,苹果能干的,安卓都能干,安卓能干的,苹果反而不能或不方便。不过我确实很喜欢苹果的手感,也许哪天再弄一台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