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篇文章
昨天看了四篇文章,推荐一下。关于两个话题:胖东来和仿制药。当然这两者没什么联系,我是恰好看到有人推荐这几篇深度文章,抽出时间看了一下。
这四篇文章是:
- 胖东来,一个年度商业“神话”
- 胖东来是非学不可了 | 虹线
- 毕井泉:我国仿制药的历史和未来,防止把一致性评价变成“一次性
评价” - 仿制药数据风波背后
随便写写读后感。
胖东来
胖东来的火,显然既有时代发展的原因,也有背后的推手。时代的原因,这篇《胖东来是非学不可了》写的很好;背后的推手,《胖东来,一个年度商业“神话”》梳理的比较清晰。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宏观收缩,靠疯狂加杠杆干掉竞争对手的模式没有了,经营之王(稻盛和夫)的理念更加适合这个时期。
地利:胖东来在许昌本地经营,这个地方非兵家必争之地,给胖东来留了20年的发展时间。许昌本地对胖东来的支持很重要。(这也意味着其他人学胖东来面临一些不那么容易客服的阻碍)
人和:于东来本人就不说了,胖东来在企业家圈子中扩散乃至出圈的背后,推手持续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于东来本人不搞营销,但是这其实是另一种更高明的营销:我不搞营销,但是你通过夸张宣传的给我抬轿子的话,我不反对;你搞过头搞砸了,我再出来打你的脸,撇清关系。类似的还有XX,XX。。。对吧?就是高级!
生鲜亏本引流、自有品牌重视质量打口碑获取较高的利润,四方联采降低采购价格(我们信阳西亚也在联采公司之列,之前爸妈确实对西亚评价也比较高),这些套路说起来都不是什么独创的秘密,扎扎实实的去做,就需要有老板肯分享、有组织管理能力,下面有稳定的中基层团队。那些爱干干,不爱干滚蛋的老板可能无法适应这种经营风格。
《胖东来非学不可了》这篇文章提到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事儿:下沉市场老板要面对生意太好店员闪人的局面。喜欢卷的都去一二线卷了,下沉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不愿意为了多挣三五百去爆单的店。
一线有些公司,前几年粗狂经营,赚钱的单子不做,亏钱的单子跪舔,年底没有利润,拿上市发财激励员工,搞007,996,如今资本市场寒冷,不知道这鸡血是否还打的动?
仿制药
最近网上很多说仿制药问题的文章,论坛里也很多人分享自己的亲身案例,跟胖东来、deepseek这些事儿一样,你要说后面没有推手,我是没办法相信的。营销高手们洞察网络情绪和大众心理,在关键节点推波助澜,操弄人心,这也是成熟的产业链和技术了,不多说了。
毕先生的文章还是比较严谨的。作为了解仿制药的基本情况值得一读。毕先生指出仿制药的当前的一些潜在的问题,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些潜在问题一定会成为现实问题。不过我并不是恨国党,这是人性问题,不是国家问题,发现问题去解决就好了。相比中国的仿制药,美国老乡去诊所一不小心开到了鸦片,导致600多万无辜的普通人成为瘾君子的骚操作才叫牛逼。(参考:《成瘾剂量》)
多位专家指出,变更辅料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我国的药品生产和流通实行属地化监管,辅料、工艺等变更的管理权限主要在地方药监部门,而药企一般都是地方的纳税大户,难免涉及地方保护,所以当它们申请变更时,当地政府大都会“通过”
最近正好在看袁剑先生的《中国证券市场批判》,什么地方利益,都是地方一小波特权集团利益。
这几篇文章的原文:
References
- 胖东来,一个年度商业“神话” (https://mp.weixin.qq.com/s/VbUaAD0-OgulI436bmBBDw)
- 胖东来是非学不可了 | 虹线 (https://1q43.blog/post/10851/)
- 毕井泉:我国仿制药的历史和未来,防止把一致性评价变成“一次性
评价” https://mp.weixin.qq.com/s/IG-HO9rIQDI0AsOdOEJ8pg) - 仿制药数据风波背后 (https://mp.weixin.qq.com/s/uubB5AX-OFFrmpkxTJJO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