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昏花-打造听力阅读系统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竹山先生这首词,鬓已星星就算老人,这么说来我也算老人了,白头发更多的Frank同学,更是很早就算老人了。

不过我向来是不服老的,但是因为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眼睛和脑子(安德斯 2022)都有点影响。对着电子产品久一点就开始难受。我们做解决方案出身的,任何问题都下意识的寻找解决方案。

以下是我目前使用的方案,我称之为一个听力阅读系统。

TLDR

系统目的:适当通过耳朵来获取资讯和知识,减少眼睛的使用,保护视力,有效缓解网络沉迷。

硬件设备:安卓手机、挂耳蓝牙耳机;进阶可增加降噪耳机

软件:小宇宙、Spotify、NewPie、tts-server-android、AIreader

内容:各类电子书(epub)、优秀播客、优秀视频节目(后台播放

缘由

人们不停的刷手机,往往是为了抗拒无聊,不知道人类为何如此害怕无聊。手机看多了有很多危害,其中有一项就是对眼睛的伤害。为了减少对眼睛的伤害,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防蓝光眼镜、号称护眼的屏幕,屏幕调色软件,以及电纸屏幕。这些我都使用过。不过因为工作和娱乐都跟电脑、手机相关,每天用眼还是太多,出现了排斥现象,心里上对对着屏幕这件事儿就有了排斥,但是大脑又需要抗拒无聊,人为了跟上这个时代也需要输入信息。于是就有了这个方案。

方案

方案可以很简单,不少人上下班开车听广播,听小说,都是让眼睛得到休息的同时,获得了信息输入,减少了无聊。但是既然称之为方案,就会略微高阶一点。

设备

主设备自然就是手机了 ,这么方便的工具,没理由不利用。突然想起最近爱范儿发了一篇介绍「笨手机」大法NW-WM1AM2手机,情怀这东西真是适合用来收割。这么个跟我淘汰N年的荣耀3C手机同样功能的机子要价799美金(人民币5800),闲鱼上40块钱淘个二手手机一样可以实现这个大法手机同样核心卖点:不能上网,只能电话和听歌。

一般我会带个备机专门用于工作以外的事情,例如LG的G7手机,HIFI手机,音质很好。

耳机则是最近发现的这种耳机:魔声xkt21,挂耳蓝牙耳机。我有降噪入耳耳机、半入耳耳机、颈挂耳机、空气传导耳机,就差骨传导耳机没用过了。这种挂耳耳机我比较适应,带着耳朵上几乎无感,耳机有5小时续航,加上充电仓就更久了,半周应该没什么问题。入耳耳机带20分钟就有点难受,半入耳好一点,30多分钟也开始难受;颈挂的空气传导耳机后面总感觉有点东西,仰头的时候有点挂碍,并且续航时间不足,也不能单耳使用。这些缺点挂耳耳机都克服了。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我算比较挑的,但是可以适应这个。唯一的问题就是环境吵杂的地方听不清,只能上降噪了。

一般我会常备一个有线耳机,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有线耳机音质要好很多,闲暇欣赏下音乐。

软件

软件小宇宙就很不错,专门的播客app,体验好,内容也丰富。Spotify用来听一些大陆没有的播客;除此以外,最近我还发现了NewPie这个app,油管的一些视频内容,可以用这个App来后台收听,就省的再开油管会员了。

内容

内容这一块值得好好说一说,也是我写本片文章的一个动机之一。我就是在看了两天网络小说之后发现 眼睛和脑子实在受不了,才决定进一步开发音频输入的。

得益于AI的发展,任何文字内容现在都可以以音频的形式播放。小说是最合适拿来听的文字了。不过现在很多国内的好的听书软件都收费了,尤其是讯飞,价格特别贵,但是其AI的领先优势却丢了,不知道讯飞搞了这么多钱都干嘛去了。现在免费的文本转语音,效果不错的就是微软Edge提供的大声朗读,可惜 Edge 现在不支持epub格式的电子书了。Github上有人开发了一个TTS-server【备注1】的App,可以替代系统本身的TTS服务,调用微软的线上TTS服务(也就是Edge所使用的TTS),效果很不错。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预计很快就会出现人类几乎无法区分是真人还是AI朗读的TTS服务了。(应该说已经有了,就是成本还比较高,目前没有免费的公开服务)

除了书以外,优秀的播客也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好的渠道。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播客内容,国内的偏少,我觉得不错的有:忽左忽右、声东击西、硅谷101、科技早知道;以及需要科学上网的 王局拍案、不明白播客等。有些不错的视频节目没有出音频版,其实也可以后台播放当音频版的节目,例如睡前消息(目前被暂停,可以听同个工作室做的小黛晨读、黑岛之类的)、二爷故事、小岛大浪吹、小琳说等。

总结、建议和其他

以前我睡觉前可能会刷一会儿手机,容易越刷越兴奋;现在尽量改为听音频,然后发现跟看书一样,都有催眠的神效,不伤眼睛还催眠,一举两得。就是容易第二天起来完全不记得晚上听了什么。

这个方案的缺点就是不太适合严肃类阅读。严肃类阅读建议还是通过电纸书+纸笔(做笔记)来进行。网文小说,通俗类的文本,实在是没有必要浪费眼力,建议尽量采用这个方案。

哈哈,写完发现,有部分内容跟之前的写的升级版阅读方案-听书 | Jerome’s Blog重叠了,这算是个迭代升级的方案吧,好在这个博客只有我一个读者,不担心。

备注

  1. GitHub - jing332/tts-server-android: 这是一个Android系统TTS应用,内置微软演示接口,可自定义HTTP请求,可导入其他本地TTS引擎,以及根据中文双引号的简单旁白/对话识别朗读 ,还有自动重试,备用配置,文本替换等更多功能。

参考文献

[1] 安德斯·汉森. 手机大脑. 任李肖垚.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