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方案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薛逢.宫词

update:20250106

之前的方案(见下面)使用了一段时间,软硬件的方案保持不变,阅读方法有了变化。

放弃了在书上划线的方法,因为Luhmann教授读书不划线,只做笔记。我也发现,划线的效果一般,还多了导出的程序。

Luhmann教授阅读的方法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内容,Luhmann教授会用卡片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写下来,标注一下原文的位置。我现在的做法是:用kindle看书,重要内容拿出手机,通过语音输入的方法,把这段内容复述到手机备忘录中,也可以补充自己的理解,最后把原文的位置标注上。

更新后的tldr如下:

tldr
硬件:kindle或文石(boox)leaf2或3
软件:kindle(书)、微信读书(公众号)
书源:zlib、微信读书
方法:阅读时记录个人理解、重要原文、原文位置—>标注摘要重点->概括读后感想->定期回顾

==============以下是原文,撰写于20240507=============

tldr
硬件:kindle或文石(boox)leaf2或3
软件:微信阅读
书源:微信阅读+zlib
方法:阅读画线->导出摘要—>标注摘要重点->概括读后感想->定期回顾

硬件

阅读当然还是纸质书最舒服了。我也买了一些纸质书,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比较难读的书,在家有时间的时候,或者想起来的时候,拿出来翻一翻。

不过纸质书太占地方了,家里空间小,没太多地方放书,小朋友的书都给她塞床底下了,外出的时候也不方便拿。我看书又比较散,通常这本看一部分,那本看一部分,所以还是电子书比较方便。但是用手机或平板看书久了确实有点烦躁,不知道是心理的原因,还是生理上确实有问题,看剧就不会。

自亚马逊推出kindle以来,我已经买了好几个了,现在对kindle非常依赖。不过国产电纸书近几年突飞猛进,加之kindle退出中国,现在购买电子书首选国产的,推荐文石(boox)leaf2或leaf3 安装微信阅读。

软件

我也是最近才发现微信阅读很好用了。支持pdf重排,包括扫描版的pdf,也能重排(后台肯定是用了ocr技术把扫描图片做了识别,转换成文字了)。支持自己上传图书(听说现在每月只能上传3本了),阅读进度可以在多个客户端同步。文石+微信阅读,就是我曾经梦想的阅读器啊。

不过我还在用我的老kindle,主要是价格便宜、重量轻、电池耐用。

阅读方法

说起读书,我通过kindle也看了很多书,不过最近看一本书我总觉得我之前好像看过,但又不确定,主要是以前阅读没有做笔记或者纸质笔记已经丢了。我看了阅读笔记:《打造第二大脑》 | Jerome’s Blog 之后,开始每读完一本书,做一下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现在的电子阅读器都支持划线功能,一些配套的软件支持将画线部分导出。我就通过这个将我读书过程中觉得需要的部分摘要出来,再通过《打造第二大脑》中介绍的方法,从摘要中标记更加重点的词句,最后再加上自己汇总的一些读后感想。这样后续再回顾一本书时,就不用再回顾原文,通过读书笔记就可以回顾个七七八八了。

书库

再谈谈书的来源。现在国内有不少网上书城了,例如刚提到的微信读书,还有京东阅读,豆瓣阅读等。文石阅读器可以安装这些阅读APP,从而在线上书城购买图书。有的阅读器,例如kindle、掌阅等,不支持安装阅读App,但是内置书城,可以购买图书,也可以导入第三方下载的图书。但是每个平台搜录的图书都不可能做到非常全,有些图书因为各种原因被下架或者无法在国内出版,所以需要通过一些第三方的平台来找书。这里推荐zlib,图书很全。不过zlib国内不好访问,并且有很多李鬼网站,需要认准。(最新的官方域名:singlelogin.rs, singlelogin.se)

总结
硬件:kindle或文石(boox)leaf2或3
软件:微信阅读
书源:微信阅读+zlib
方法:阅读画线->导出摘要—>标注摘要重点->概括读后感想->定期回顾

其他

福利

认识我并且又看到这里的朋友,可以在微信上找我,可以帮忙找书,也可以分享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