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教育 - 24.02.15
There is no duty we so underrate as the duty of being happy. By being happy we sow anonymous benefits upon the world.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节前在小朋友的教育问题上非常焦虑,甚至因为小萝卜没有按我帮他规划设计的日常表做事情非常生气并且骂了她。小萝卜假期回成都前后我进行了反省,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她,是个很不称职的爸爸。
我在小红书上关注了一个非常治愈的小女孩:小苏瑭。小苏瑭有个很好的爸爸,把她教的非常好。这个女娃娃超级棒,脸上通常都挂着发自内心幸福的笑容,总是积极勇敢的去探索这个世界;她的家长更棒,很有耐心的陪伴孩子,指导孩子。他们在小红书上发了非常多的成长视频,似乎每天一个,家长们可以关注一波。
假期我的反省有个结论,就是教育这个动作是要看“时机”的。这个时机起码分为几个部分:1. 她想学;2.她的知识储备可以理解;3.讲解有趣,不乏味。
之前不顾时机反复督促孩子学习,看起来造成几个不好的后果:1. 逆反;2. 增加孩子的压力;3. 影响亲子关系。好的家长,应该是积极创造学习环境和学习契机,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和要求。但我不得不承认,这对家长的能力要求有点高,我自己做的很不好,有时候一焦虑就陷入无能狂怒的状态中了。
简单来说,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帮她制定学习计划这些,不是我应该努力方向,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我应该给她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让优秀的知识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尽力减少环境中出现垃圾文化产品;让孩子信任我,知道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找我,我会帮助她;精进自己,做好榜样,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也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可以给与更好的指导;控制自己,积极寻找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而不是时时刻刻告诉她该做什么,怎么做。
昨天总结了一下春节假期,这个假期还关注了一个热点事件:梅西香港球赛。我非球迷,对梅西也没啥感觉,其实有点讨厌铺天盖地的梅西报道。但是到处都是这个资讯,也没办法不产生一点好奇心。本来一个商业行为,如今居然上升到政治高度,搜索引擎一搜全是讨伐梅西,但是细节全都欠奉,一看又是媒体那套挑拨大众情绪或者迎合大众情绪的一套。梅西一个出来挣钱的商业明星,没道理踩政治线,得罪衣食父母。经人点拨,商品经济社会,还是应该先从经济角度考察问题。梅西出场的费用和不出场的费用,据说差好几百万呢,如果有人少出了几百万,梅西不愿意上场,只愿意露个面,似乎是目前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观察者网这篇文章是目前最详细的梳理文章:梅西香港行争议难平,”隐身”的主办方什么来头? ,我非球迷,也不是梅西的粉丝,后续不再关注了。
春节还把《首尔之春》下载了,看了个开头。这个电影应该是很好看的,但是呢,我2023年刚看了《南山的部长们》、《铁雨》、《狩猎》,朴总统被刺杀了就变成郑参谋长(同一演员),郑参谋长可是就在刺杀现场哦;郑雨盛一会儿救总统,一会儿杀总统,实在让我有点出戏。韩国这段历史其实没必要看电影,各方记载的很详细,wiki刷一圈感觉比看电影还要精彩,活脱脱一本政变教科书,之前有这个感觉的还是看这个:第五十七战:高平陵之变(5)怎么样才叫真正控制了皇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