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速,你的蜜糖,我的毒药

如果要以:“XXX,从入门到放弃”造句的话,我可以造出很多:
C语言,从入门到放弃
健身,从入门到放弃
Python,从入门到放弃
Linux,从入门到放弃
跑步,多次从入门到放弃

近几年,跑步流行了起来,马拉松火出了圈,似乎这个世界变成了两极:一边是从来不运动的宅男腐女,一边是马拉松健将、八块腹肌和铁人。只为健康的慢跑似乎声量很小,这也符合传播学的规律:越极端越有传播性。

因此,但凡谈到跑步,配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就跟骑行中的匀速差不多)。绝大部分跑步教程中似乎都是如何提升配速,运动手表手环默认就有配速,朋友圈晒的也是配速,普通人就算是只想跑个步简单锻炼一下,也经不住去关注配速,配速要是没进6,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没错,说的正是在下)。

我曾经进过7,但最终我Fail了。

7分的配速对我来说,毫无乐趣可言,跑的不是步,跑的是意志力。我看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跑步就是跟自己的肌肉对抗,他说意志力最终会战胜肌肉,肌肉会妥协。我想效仿这位伟大的作家,然后我想说FxxK,我的肌肉没有妥协,他躺平了,在一次连续一个月每天的跑步训练的最后一次早上,脚踝的剧痛让我无法坚持,我不得不放弃跑步。【注1】

但我似乎不属于宅男这个物种,久坐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让我不舒服。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和骑行这些我也都涉及,但是要论一个最方便 最简单 最不依赖外界 最低成本的运动方式,还是绕不过跑步。

他们说跑步是开始跑的时候难,但是跑起来后就慢慢分泌多巴胺,越跑越舒服,但是对以前的我来说,开始跑步的前10分钟太难熬了【注3】,后来的一点多巴胺很难抵消这10分钟的煎熬,决定跑步对我来说,是一种意志力的消耗,而意志力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当工作和生活需要大量意志力的时候,人就没有多余的意志力分配给说服/强迫自己去锻炼了。

为什么马云说996是福报,东哥说他从来都是007,而社畜们对996深恶痛绝?因为对老板们来说,工作安排是自由的,工作是意志力的衍生,产生一个想法,然后看着下属们实现这个想法,这并不消耗太多意志力。

然而对大部分社畜来说,更多是在组织和领导的计划和安排下,“被迫”从事一项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甚至规定动作和结果的工作,社畜需要消耗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当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再难有意志力控制自己去从事“不想要”的锻炼了。早上也是一样,如果不是真正的意愿,强迫自己早点起床去跑步,也是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的。小时候如果说要去上学,那基本是能睡到7点绝不在6点50起床,可是如果是要出去玩儿,那可能6点就迫不及待地爬起来做准备了。

所以对我来说,要跑步,首先就要实现主观意愿上真的想跑步,而我最近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绝对放弃任何对配速的关注,转而关注是否跑的舒服。

在很多跑者看来,这简直是躺平式跑步嘛,有什么意思?我最近在少数派上看到一篇谈游泳的文章,从装备到训练计划到最终效果,简直是半个专业队的水准【注2】,我相信很多跑者也是这样,这种文章在社交媒体上也很容易获得关注,我以前也受这方面的影响。但反思一下,我的目标是去跑马拉松吗?我有强烈的跑马动机和铁人三项的动机吗?我“深刻”的思考了一下:嗯,那的确很酷,但动机并不强烈。我现在只是想有个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大脑以及定期从脑力活动中解放一下,排泄一下久坐带来的沉闷,俗称“出出汗”而已。

但是我那可贵但又可悲的“上进心”啊,总是不经意的想看看:能不能在快一点,或者要不要看看今天能不能进8?Shit!

好在我一直没放弃,历经多次反复后,我孱弱的身体似乎说服我的意识和潜意识,让他们在跑步这件事儿上,聚焦在目标上,拒绝诱惑。似乎终于慢慢开始觉得跑步有乐趣了,早上早起跑步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儿了。我的做法如下,如果有人也曾跟我有一样的困惑和问题,或许可以参考:

  1. 把配速当毒药,忘了配速,任何时候不要去关注他,记住目标只是跑步出汗
  2. 刚开始跑步时,使用法特莱克跑步法,也就是跑走结合的方法,避免太累导致从入门到放弃
  3. 刚开始跑要尽可能的慢,但还是要跑,大概5~10分钟,身体开始进入到跑步的状态了,这时候就有爽的感觉了。但一开始这5分钟,如果稍微追求一点速度,就很容易很疲惫,很难受,让人怀疑自己跑步的决策是不是错的。不跑也不行,光靠走,身体很难进入到运动的状态。可以跑的很慢,我观察了一下,晨练时快走的老人家,可能比我慢跑速度更快。
  4. 这种跑步,跑前不用热身和拉伸,因为这个运动强度也就是其他运动热身的运动强度,跑后必须要拉伸一下。跑前不拉伸还可以节省时间,因为跑步30分钟,拉伸10几分钟,要是跑前再搞个拉伸,前前后后一个小时就没有了,现在时间也是挺宝贵的,能省一点是一点,降低时间投入也能降低跑步的门槛。
  5. 可以适当关注心率,但主要是用于控制心率不要太高。其实当感觉到累的时候,心率就过高了。40岁的人把心率控制在130以内,刚开始跑的时候最好在120以内,这样就很轻松,等10分钟后多巴胺开始分泌时,可能不自觉的就会跑快,这时可以适当放松管制,让身体自由发挥,但是尽量控制在140以内,否则很快就要开始累了,累了也没关系,降低速度就好了,不需要自责。这样跑满30分钟,对我来说大概就是3公里,整个过程也出不少的汗,没有任何艰苦、累的感觉,只有爽的感觉,这就让跑步成为一件值得向往的事儿了。
  6. 还有一件关键的事儿是跑步时的音乐,我打算再写一篇文章来介绍:跑步:我的K歌房,用音乐和律动,释放心中的激情,让跑步成为一件更值得期待的事儿。

在教育上,我们从来都强调因材施教,但是在大众教育上,从来都没实现过,原因是成本太高,国家负担不起,普通家庭也负担不起。在学校,老师只能按照班级里中等水平孩子的水平和进度来教学,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落后的学生吃不下。在体育运动上也是一样,我上学那会儿每天早上都是要强制跑步的,跑步速度可能是中等水平,但对我来说就有点吃力,所以上学期间我一直抗拒跑步。成年后自己给自己上枷锁,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速度目标,影响了锻炼身体这个主要目标。

人生又何尝不是呢?小时候学校和家长给你设定目标,长大后迷失在社交圈子追求的目标中。少数幸运的人,他的目标正好跟这些目标契合;还有少数优秀的人,从小就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且有条件、有能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但是很多人,迷失在别人设定的目标中,到头来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想要的,而人生已如白驹过隙…

注释

  1. 写本文时搜到日媒称村上春树吸大麻解忧 练马拉松抗毒瘾_跑步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我只想说:我去年买了个表。
  2. 池中须臾|扑水中年人的396,150米 - 少数派
  3. 如果心里还想着提高配速,那整个过程都很难

参考文献

[1] 跑步的子章老师. 法特莱克跑步法教程. 202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V411M7vr
[2] Kelly McGonigal. 自控力. 王岑卉, 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原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