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和佛教

翻出一篇之前写的文章,民间对佛和佛教有非常多的错误认知,在中国,佛教本身也跟民间信仰互有借鉴。我本身目前不信佛,但是日常生活中确实也常常看到、听到佛或者佛教的人物、故事和活动,闲暇的时候也看一两本讲佛和佛教的书。佛陀本人是极具智慧的,但是我目前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深入参详,此文就作为一个关于佛学知识的小总结吧。

佛陀

佛起源于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人还是神?我倾向于认为他是个人。抛开神叨叨的那些东西,历史上释迦牟尼的故事可以简单说一下:原本是个印度王子,看见了自己的苦难和众生的苦难,想寻找脱苦的办法,在菩提树下思考了10几年,觉得想明白了,于是开始跟别人讲解他的思考所得,慢慢的聚集了一帮信徒。佛陀死后信徒继续将他的思考所得发扬光大,形成了佛教。

释迦牟尼认为语言无法表达真实(道可道,非常道),因此他究竟悟出了什么,实际上是说不清的。释迦牟尼本人也没有著书。现在流传的一些释迦牟尼的文字,都是其众多弟子记录的,这个记录过程也难免出错,因此,2000年后的我们,更加难以搞清楚,释迦牟尼当时究竟悟到了什么。

释迦牟尼有没有神通?我倾向于认为,他从来没有展现过神通。佛陀强调的是个人的修炼(提升对世界的认知),当你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你就成佛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同样是没办法说的,佛陀会有一些引导,但是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悟。

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孔子等出现的时间大约都集中在公元前后的那几百年(轴心时代)。这是巧合么?我想,在此之前,现代人类存在了大概4万年,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人悟到跟他们一样的东西呢?我想,也许有,也许没有。一来,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早期的人类都是小部落,缺少交流,没有成熟的语言文字,思想发展不了这么深,或者即使有类似思想,也没办法传承。轴心时代,语言已经出现,知识有了积累,世界有了文化的交流,出现了很多有深度的人和思想,孔子这些人的思想又恰好跟现实比较吻合,亦或根本就是运气,被保留下来发展光大。

因此,我倾向于认为,释迦牟尼根据他自身的人生经验、知识和感悟,发展了一套关于世界以及个人的理论,这套理论让他脱了“苦”,他便向世人传授这套理论,随着理论的扩散,渐渐发展出佛学、佛教。

释迦牟尼的这套理论是关于脱“苦”的,为此他(发展?/感知?)一套关于这个世界的本质的认知。(我无从得知佛陀是感知到的,还是发展出来的。也许他认为他是感知到的,但其实是臆想出来的?也许是他真的感知到了,但是没办法用语言表达,于是用了一套世人能理解的类比来表达;也许他表达的就是他真的感知到的?)佛陀的这个关于世界的认知很有逻辑、有体系、较为完整,并且确实能解决人类的一些痛苦,因此就被发扬光大了。

原始佛教、上部座、小乘、大乘…

首先要强调的是,小乘是一种很不好的蔑称,请不要使用。佛陀的这个理论,在佛陀之后,发展了几千年。佛教的发展史是个庞大的课题。简单来说,释迦牟尼传世的东西少(比较全靠弟子记笔记),只有巴利三藏。因此,严格意义上,什么《金刚经》、《华严经》,都不是佛陀亲传。佛陀只重视个人修行,并且很多修行的要求不适合传教:例如要求修行人不拥有财产,靠乞讨为生等。因此,后来又一帮教徒对佛陀的理论进行发展(“篡改”?),更多的关注“普渡众人”,称自己为“大乘佛教”,并称坚持佛陀原义的教徒为小乘,实际上,正式的称呼应该为上部座。

藏传佛教

最近因为看《艽野尘梦》,关注到了藏传佛教。略微做了一些研究,也改变了观点。

佛陀的理论,本来就是一个关于世界、关于脱苦的一个很不错的理论。可以想象,有一天,你发现了一个蛋炒饭的很好吃的做法,你觉得不能藏私,就找了一群同样感兴趣的好友,告诉大家怎么炒饭好吃,并且传授一些炒饭的技巧。这就跟佛陀当年传授佛教理论的情况类似吧?但是,一个好理论距离一个大宗教,还是有很远的距离。怎么说呢,就好比本来是讨论蛋炒饭怎么做好吃,后来的人渐渐发展到怎么做一餐满汉全席,在后来根据治大国如烹小鲜,发展到如何治理一个国家了。

佛教有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允许辩论,在辩论中精进。相比低级的,要求绝对信仰的宗教,更容易获得知识分子的认同。但是光靠学习辩论,怎么解决吃饭问题呢?靠乞讨只能发展出丐帮。所以我想,在传教过程中,信徒们为了传教、扩大影响力,利用佛陀的世界观理论,开始讲些神叨叨的东西,毕竟神叨叨的东西才有群众基础嘛。

于是一堆高僧写下经文,为了获取权威性,声称是从某个菩萨(菩萨就取自佛陀的世界观)那里得到的。并且为了度化众人,佛教也跟本地的宗教信仰渐渐扯上关系,互相吸收发展。

藏传佛教就是如此,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公主嫁给颂赞干布,带去了佛教,西藏本土是苯教,两者长期互殴。最后佛教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吸收了很多苯教的内容。例如转世就是从苯教吸收而来的。藏传佛教在忽必烈那里搞政治投机成功,在蒙古族获得的大的发展,后来清政府又使坏,利用喇嘛教统治蒙古人,硬生生把强大的蒙古族搞废了。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藏传佛教和所谓的密宗,完全扭曲了佛陀本人的意思,是统治阶级统治鱼肉底层人民的工具,我号召大家不要传播,就让这渣滓在历史的长河中快速消逝吧。

关于佛教经典

@2023年08月27日 ,佛陀是智慧的,这是无疑的。佛陀能在那个年代悟出如此厉害的修炼方法,确实可以让人五体投地的崇拜。不过也不能以今天人的眼光来看待佛陀,可能很多在当时看来是常识的事情,今天已经失传了,或者成为少数人的知识。古人没有今人如此多的诱惑,对于生老病死的恐惧,可以说只能从思想和修行上去面对。而今人除了搞不定死,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科学的应对方式。佛陀的修行法门,可能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佛陀的一些思想注定是开创式的。我同样怀疑,佛陀的一些思想,也是他在传道中,跟弟子们的讨论中,逐渐发展完善的,可能并非菩提树下几天几夜就有了如此多的成果,但是核心成果应该是有的,或许就是应无所住。
佛教最初的经典阿含经有4部,是佛陀死后,在大迦叶的倡导和主持下,由佛陀的弟子凭借记忆记录佛陀的言论,最初主要是记录戒律,原因是有弟子说从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约束。佛陀很重戒律,我猜想,约束欲望,约束注意力,是获得真正幸福感的必须,这似乎有神经心里学的支撑。经书中常出现的:如是我闻,意思是我听到(佛陀)这样说。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根据wiki英文版的说法,其成书日期目前还不能确定,有一些争论是在公元2世纪还是5世纪,公元5世纪初已经有了中译本。佛陀本人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该经最初由谁记录整理也几乎不可考,他记录的是佛陀在祗树给孤独园给须菩提讲法的内容。这部经书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果用中文意译,这个大意是:如霹雳般斩断的智慧圆满经。

参考文献

[1] 林欣浩.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2] 九边. 不了解藏传佛教,怎么理解朝阳区散养着30万仁波切. 2018. https://mp.weixin.qq.com/s/C2UjNzLy4pOZm0uIxobnQg
[3] 九边. 大清是怎么用藏传佛教彻底解决了威胁中原千年的北方战斗民族的. 2018. https://mp.weixin.qq.com/s/JYyziGIVYcPimtniUM8sFw
[4] Diamond Sutra - Wikipedia — 金刚经 - 维基百科
[5] 金刚经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 佛经是佛写的吗?详解佛经来历|佛经|来历_凤凰佛教
[7] 释迦牟尼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8] 佛陀名号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9] 里克·汉森, 理查德·蒙迪思. 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姜勇, 译.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1